學生文本改寫單元六

教育部107年度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格式與說明(草案)

 

單元六】

海洋戰爭:繪本

東臨八尺門。潮汐怒奔駛。西控桶盤嶼。巖礁屹聳峙。浦口向北開。水與括囊似。風波固無虞。舫船繫中沚。

古稱大雞籠。險要孰共比。好兼海山勝。絕奇良有以。朱霞天早曙。踆烏蹴波起。玄陰地亦偏。晴雪擅其美。

初歸西虜有。礮臺靠峰觜。鵲巢鳩居之。紅毛偏賀喜。石城雖峻極。孤懸恐難恃。忽驚南軍來。棄擲如敝屣。

鄭家設老營。海警旋底止。遠招日東商。餘賴互市。盛衰遞相移。爾後廿餘紀。舊事我能諳。平生慣繙史。

茲遊值秋晴。清景堪瞪視。雲日涼可人。沙汀路迤邐。移民自琉球。誅茅開墟里。魚鹽足謀生。瘠土謝耒耟。……

落日紅欲殘。晚霞麗于綺。積水暝更遙。極目暮瀾紫。(久保得二〈社島〉)

作業請將和平島戰爭史分六期陳述另加楔子、尾聲改寫主題:「社寮島戰爭」,字數約400分八項書寫(每項約50)

1

1626年,西班牙人就是從這附近登陸基隆社寮島,在島上建立「聖薩爾瓦多城」。西班牙以基隆社寮島為政治中心, 統治基隆、淡水、噶瑪蘭及台北盆地等地。三百八十年前,社寮島就已成為國際貿易的港口, 來自日本及中國的商船來此進行貨物買賣。1642年,荷蘭人從大員(台南)出發的北征艦隊,在八尺門這裡的海岸登陸,經過兩天的戰鬥, 荷軍攻下附近山頭,取得制高點,迫使西班牙守軍豎旗投降

,而結束在北台灣16年的殖民統治。和平橋頭, 豎立了一塊「福爾摩沙古戰場」的解說牌,敘述這一段歷史往事。1666年,鄭經派出60艘戰艦進攻社寮島,無功而返,但揚言明年將再派大軍前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雅加達)召開會議, 認為光復台灣已無希望,而於16687月決議放棄基隆這個據點。荷軍撤走後,隔年,社寮島升起了鄭軍的旗幟。和平島,在歷史洪流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也擁有悲慘的歷史,基隆市和平島上的居民遭到國軍槍決。歷史痕跡,都在這片土地運轉。                                                                   

2

基隆東邊有著八尺門水道,西邊有桶盤嶼,而和平橋連接的正是這數百年來悠悠走過基隆風雲變遷的小島「社寮島」。

1626年,西班牙人從社寮島登陸基隆,並在島上建立「聖薩爾瓦多城」。以此為政治中心,統治基隆、淡水、噶瑪蘭等地。在統治時期,社寮島已成為國際貿易的港口,來自各地的商船皆來此進行貨物買賣。

1642年,荷蘭人認為時機成熟,是一舉拿下雞籠的大好機會,便開啟一場血染成河的戰爭,果真不出六天的戰爭,荷軍攻下附近山頭,取得制高點,迫使西班牙守軍豎旗投降。攻佔社寮島後,便積極重建遭砲火摧毀的聖薩爾瓦多城,並重新命名為北荷蘭城。

1669年,鄭經率領軍隊與荷蘭人開戰,荷軍看戰況不利,荷蘭東印度公司召開了會議,認為光復台灣已無希望,最後決議放棄基隆這個據點,便自行炸毀北荷蘭城。荷軍撤走後,隔年,社寮島升起了鄭軍的旗幟。

清領時期,漢人陸續移至和平島定居,這數目甚至遠遠的超過平埔族人,隨後逐漸有廟宇的出現,通婚也變得頻繁,而漢化程度極為徹底。

日治時期,日人大量發展對外的貿易,興建了臺灣造船公司,並對當時的造船技術奠定了穩固的基礎與發展,且也建造了當時台灣最大的海港──正濱漁港,創造出了繁華的社寮町。

民國時期,由於228事件的發生,國民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清鄉,其中有許多人因軍隊的武力掃蕩成了槍下冤魂,在這之後為了祈求平安,便將社寮改名為和平島,並沿用至今。

走過歷史的風雲,和平島回歸自然與平靜,就算經歷過風風雨雨,仍像這些堆積的岩石屹立在那,禁得起任何的考驗。

3

在社寮島的周圍分別有在東方的八尺門以及在西邊的桶盤嶼,附近的潮汐洶湧,而它們卻依然屹立不搖,像是守護著社寮島的勇士。水好似束口袋,容納了許多的東西。古時這個地方稱作雞籠,就算在天氣寒冷的冬天也還是有絕佳的

美景。在早期,西班牙人是第一個登上和平島的民族,為當地的居民帶來了許多不一樣的事物,開啟了在地人的目光,但沒過多,西班牙人已不再是個地方的霸主。擁有強壯的身軀的紅毛人,就是熟知的荷蘭人,將西班牙人趕出了和平島,為自己建立了風光偉業,而在當時所建的建築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紅毛城。但紅毛人卻也還是面臨了一大挑戰。鄭氏家族的來臨讓荷蘭人措手不及,使荷蘭人落荒而逃,而鄭氏家族成功拿下這塊寶地。在鄭經的統治下為台灣建立了良好的貿易系統,為台灣的未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接著台灣被納入了清朝的版圖,但清朝對台灣的管制卻一直是消極的態度,但台灣卻不是省油的燈,靠著本身豐富的資源,正在快速的發展著。在清朝的戰敗後,台灣進入了日治時期,日本人十分積極的在台灣推動許多建設,儘管如此卻也還是時常出現抗日事件,讓許多台灣人為了自己的權益而光榮犧牲,雖然日本人慘忍,但們為台灣帶來的進步卻是不可否認的。

人民總是希望社會是民主的,最後還是進入了民治時期,這讓台灣又更往前了一大步,國民政府也改善了許多的問題,一步一步帶領台灣走向更好的未來。台灣輾轉在許多不同的民族的政權中,而這是台灣如此多元的原因,造就了不平凡的台灣,,這裡乃是那美麗的福爾摩沙啊。

4

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大橋,島與島之間的牽絆—和平橋,遠遠的就能望向許多在海面上奔馳的小船,許多人都想一盼這裡的仙境,百聞不如一見,趁著好天氣時來造訪一趟,發現這裡有許許多多歷史遺留下來的痕跡,突然很想了解這些番字跟這裡有什麼連結呢!走著走著,走到了天顯宮和看到龍目井,還以為彷彿置身在天堂之際呢!這就是社寮島迷人的地方~

6

坐落於基隆港的東北方,隨著時代,有著不同的姿態,紅色、灰色的降臨是不幸的徵兆,帶來殘忍的戰爭,陸續接納著船隻,連接著本島、海洋,如今安詳、平靜的存在。

(1)來自遠方的探險家,西班牙,初踏上了臺灣島嶼,認為社寮島有著絕佳的地理位置,於基隆港外海,能夠做為防禦的工程,興建薩爾瓦多城,也在此設立政治中心,統治著北部的區域,與其他國家的商船進行貿易。

(2)紅色的毛髮,帶來了另外的火紅,戰爭的發生,煙霧迷漫,砲火四射,血色染上了大地,荷蘭人將西班牙人驅離了臺灣,禦敵興建的碉堡,被轟炸的只剩下殘骸……而後再由荷蘭人修復為北荷蘭城,繼續擔任防護的重要工作。

(3)鄭經時期,對荷蘭人攻打,隨著戰況不利,荷蘭人自行炸毀了北荷蘭城,退離了基隆,撤離了臺灣。在鄭氏時期的領導下,和平島設立雞籠安撫司,於此為和日本船隻進行交流的航海港口。

(4)清領時代,和平島為較多漢人聚集之地,還有原先平埔族生活與此,後來陸續有漢人移民來到,帶來更多的開墾與繁榮,重視雞籠港有著易守難攻的優勢,第一線的和平島興建數座禦敵砲台。

(5)日治時期將和平島稱為社寮町,大量發展基隆對外貿易,對社寮島的迎面口也是相當重要,另外也建設了臺灣造船公司,對於造船的技術立下了穩固的基礎與發展。

(6)到了民國時期,不幸的抗爭發生與此,二二八事件期間,國民政府對各地進行大規模清鄉,其中社寮島在軍隊的掃蕩下,許多人遇害,事件之後為了祈求平安,社寮島更名為和平島,沿用至今,這是你我熟悉的名稱。

和平島歷史的背景,能感受其地理位置,對於基隆港口的重要,第一線的交流,在貿易、戰爭、捕撈漁業中都有其獨特性,戰爭的發生是不幸的事實,但是也隨著時代的更換,留下不同的歷史痕跡,為後來的世人警惕戰爭的傷痛,如今的名稱,背後的意義,是希望帶著和平生活,願殘忍的戰爭不再發生與此。

7

位於基隆港的東北方,隨著時代的改變,有著許多不同的經歷,充滿了殘忍的戰爭。位於社寮島的東邊的八尺門有著洶湧的潮汐,西邊嚴峻的險要之地,他是一個充滿美景的地方。

一開始被西班牙佔據,10幾年的期間不只興建了許多砲台並建設城堡後來年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社寮島發生雞籠之戰,荷蘭人砲火猛烈攻打取得了勝利,並修復城堡為荷蘭城,同時也留下了一處歷史遺跡-藩字洞。不久後,在鄭氏集團鄭經的攻打荷蘭人, 在和平島升起了鄭軍的旗幟。之後鄭軍遭清軍擊敗時,清朝統治之下,漢人來台開墾。經過他們的發展,也正式改名為「基隆」。再來日本接收台灣時,將基隆設為台灣與日本的重要的地點,因此在和平島一帶設置了港口。然而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因為重要地位,成為了美軍轟炸的重點目標。二戰結束後,由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在二二八事件中,發生了「社寮島事件」。後來為了祈求和平而把這個島命名為【和平島】。

8

(楔子)基隆位於台灣的北邊,而基隆的和平島又稱八尺門。潮水洶湧拍打著岸邊的岩石,而岸邊的岩石既使被拍打仍然屹立不搖,河口那岩石形狀猶如束口袋一般,在這平靜的河口邊戰爭悄悄的來臨。

()1626年,西班牙以保護中國與呂宋間的商業為名,侵略台灣北部,為防範荷蘭人入侵於是西班牙人社寮島建立「聖薩爾瓦多城」,以便統治北部像是淡水、葛瑪蘭,從此便使和平島成為貿易的港口。

()1642年,荷蘭人探悉西班牙人對於北部守備鬆懈,因此對駐紮在基隆的西班牙人發動攻擊。雖然當時西班牙人以堅強的態度拒絕荷蘭的招降文告,但不久後西班牙人便開城投降,荷蘭人便此鳩佔鵲巢,各種不公平的收稅制度,使和平島人生活得非常困苦。

()1661年,鄭成功成功盡逐荷蘭人,荷蘭人退守台灣時,炸毀聖薩爾瓦多城,只留下蕃字洞和無限的無奈。

()1683年,台灣正式納入大清版圖,基隆和平島上的人口漢人數量開始增加,以漁業和農業為主,從此開始,和平島從貿易港口轉型成農漁業的生產模式。

()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長達五十年之久,殖民期間使和平島成為台灣北部的漁業大鎮,曾經和平島只是個對外交通不便的傳統小漁村,因日本人的現在建設以及開發才有了現在的和平島。

()1945年,台灣回歸到民國政府手上後,因和平島上的漁業基礎在日人統治時期便有了良好的基礎,被民國政府接手後,擴大發展,政府積極的改善現有問題,並使制度更加完整,農漁產業更加發達。

(尾聲)和平島經歷了無數的政權交替,多少的戰爭,多少的淚水汗水,無數的生離死別。但也因為如此,各個政權所留下的建設與文化,使我們見到那曾經的蒼傷以及如今的美好,將愛與和平留在此地。

9

楔子

基隆是台灣的頭,和平島則是基隆的頭。海潮奔馳拍打石頭,礁岩鬼斧神工臨海聳立。東臨八尺門,往西則掌控桶盤嶼,天蒼蒼,海茫茫,在大海與天空融合的穹窿下,時間悄悄上演歷史的興衰輪轉。

1626年,為了取得一個與日本、中國長期貿易的根據地,西班牙人登陸和平島,以此地為政治中心,建立「聖薩爾瓦多城」,統治基隆、淡水、噶瑪蘭及台北盆地等地。打開了和平島通往世界的窗口,成為國際貿易的港口。

沒想到鳩佔鵲巢,1642年,荷蘭人從大員(台南)出發,於八尺門海岸登陸,攻下附近山頭,荷軍取得制高點,最終迫使西班牙守軍豎旗投降。然而荷治時期實施各種嚴格的限制及不合理的稅收,使和平島上的住民生活非常困苦。

石城雖然堅固,1661年鄭成功驅逐盤據台南的荷蘭人,迫其退居到北臺灣基陸、淡水等地,荷蘭人退守台灣時,棄之如敝屣,炸毀改名為「北荷蘭城」的聖薩爾瓦多城,只留下蕃字洞,隨著懷古的海風,迴盪紅夷的無奈。

1683年臺灣正式納入大清版圖。基隆劃為淡水廳後,和平島的漢人開始增加,除了以捕魚為業,也兼顧農業,自此,和平島從早期以海洋貿易為主,逐漸轉換到以農漁業為主的生產方式。

1895年,日本佔領基隆,開始了長達五十年之久的殖民時期。初期的和平島只是個孤立海中,對外交通甚至還需仰賴舢舨載渡往返的傳統小漁村,隨著日人建設現代化工程,使得和平島一躍成為臺灣北部漁業大鎮。

國民政府領台後,和平島的漁業、造船業在日人建立的既有基礎上,不斷的擴大發展,物華天寶,便是和平島豐沛的漁獲以及盛產的藻類。兔缺烏沉,百年來的歷史傳奇,留下的是過去沉澱出的如今。

尾聲

和平島舊稱「社寮島」,台灣光復後改為和平島的原因眾說紛紜,其中一個說法是因為此地自明末以來常有戰亂,為了祈求和平而稱為和平島。在這裡,踏過它的紋理、翻閱它的皺褶,最終看見的是和平島由時間淬煉出的平靜與不凡。

10

社寮島的東邊臨近八尺門,這裡的潮汐洶湧奔騰;西邊坐立桶盤嶼,玄武岩高聳而壯麗,浦口向北開,把海水納入腹中,港內風平浪靜、船隻靜繫在岸邊。基隆古稱雞籠,是以前兵家必爭之地,而且依山傍水,有絕奇的景色,早晨的金烏從海平面躍起,天空被染成霞色;冬天時基隆的積雪被偶出的陽光照得白雪皚皚,甚是美麗。基隆曾先後被西班牙人與荷蘭人佔領,直到鄭氏王朝打敗荷蘭人,荷人臨走前還留下了番字洞遺跡。清治時期,由劉銘傳積極整頓基隆煤礦,卻因甲午戰爭未能完全實行。日本時期,礦業在日本人的帶領下更加蓬勃發展,最後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基隆因台灣經濟起飛而快速發展。雖然基隆礦業已沒落,但因鄰近台北,促使基隆市觀光發展,看到基隆的歷史如此曲折多變,不過因為有豐富的歷史才造就多元文化的基隆呀。

11

楔子

和平島,東臨八尺門,西連桶盤嶼,北接中山仔嶼,形成括囊似的自然地景守護著港口的船隻。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平島成為歷史上形勢顯要的戰略要地。

一、

西班牙人初踏社寮島,認為這塊領土足以成為防守要地,因而建立了聖薩爾瓦多城作為據點加強防禦,在島嶼上不只拓展海上貿易還建設教堂,可惜不久此地的霸主卻換人了。

二、

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首先荷軍大舉入侵從八尺門登入,歷經兩日砲火襲擊取得附近山頭制高點,隨後西班牙人豎旗投降,荷人取而代之佔據了社寮島,然而卻有一批海盜正虎視眈眈的覬覦這肥沃的島嶼。

三、

鄭氏帶領漢人擊退荷人佔領台灣,荷人起初退居於社寮島,最後不敵鄭氏自行炸毀北荷蘭城,從基隆退守,撤出在台所有軍力設備,隨後展開了第一個漢人政權的殖民文化。

四、

政權轉移,清朝將台正式納入版圖後,漢人移民漸漸移入開墾區深入發展,清廷開始著手規劃行政區域,由於資源豐富使得台灣發展漸趨繁榮。

五、

日治時期日本接收台灣後,積極地推動了許多建設與規劃,在基隆設置了漁港區,水產試驗場及造船廠,使得基隆港成為軍、商、漁用途港口,成為台灣北部對外的主要門戶。

六、

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起初是激烈的鎮壓反抗居民,基隆也淪為掃蕩的激烈戰場,隨後經歷重建後再度興盛,採煤業達到高峰,台灣經濟也快速的成長。

尾聲 

和平島歷經多國殖民,不管是戰火的襲擊、文化的洗禮或是自然的造就,經過歲月的淬鍊,洗滌出和平島今日不凡的模樣,藉由和平島之名將愛與和平永存於此。

12

社寮島,是和平島的舊稱,是一個有著不同民族文化遺跡的島嶼,是海上的交通要地,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它,就如同台灣的小小縮影,訴說著,在殘酷無情的戰火過後,所遺留下來,無法言喻的美麗風景。四百年前,西班牙人來到了台灣,建造了一座雄偉的碉堡,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城,但不久之後,駐紮在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北上,趕走了西班牙人,鳩佔鵲巢,將遺留下來的碉堡,改名為「北荷蘭」,荷蘭人在島上進行傳教活動,島內漸漸地增添了新的氣息,教堂一座座的建起,紅髮碧眼的人們越來越多,時間如潮水,不停翻湧前行,轉瞬間,鄭家的旗幟隨處可見,商船一艘艘的駛向位於東北方的日本,白花花的銀子和滿載的物資一箱箱的運到了島上,人們的生活又有了新的改變,然而好景不常,男人們又被迫拿起武器,走向了戰場,又迎來了一個政權的轉移,綁著長辮子的清朝人,也一批批的到來,在後來的日

子裡,人們還是過著生活,時間還是繼續的走,島上好像一切又恢復了正常,不知何時,又會有哪個民族的加入。

現今,和平島是個美麗的島嶼,融合了許多民族的文化,有著許多的歷史遺跡,大海環繞四周,大海靜靜地伴隨島嶼繁盛與殞落,大海是個說書人,看盡萬千,幻化成一卷卷的書篇,讓在島上生活的人們,認識他們所居住的家園,在有限的生命裡,憶起亙古的記憶。

13

社寮島東方擁著八尺門,使潮汐兇猛的奔向這裡。而西方則有著桶盤嶼,高聳矗立在這。社寮島的北方,如束口袋一般,接待海水的到來與一艘艘商船的停歇,將他們納入囊中,無故無憂的抵擋風雨,保護著它們。古時的社寮島雖然冬天寒冷,卻有著得天獨厚地的自然山海,促使他能成為雞籠港不可取代的原因。也因為社寮島如此重要的地位,在歷史上成了各個統治者覬覦之地。第一個到來社寮島的西班牙人,為了與日本貿易,便佔據了和平島,並建立聖薩爾瓦多城作為基地,為社寮島加了一點西方的氛圍。後來率軍北上的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後,將社寮島據為己有成了他們的領地。

從鄭氏時期放棄經營到清領時期後期的努力建設,煤礦產業帶動了雞籠港的發達更佇立了社寮島不可或卻。1995年,政權再次轉移,日本成了台灣的統治者。在50年統治期間,不少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隆成為第四大港的基礎,而和平橋的建造,更拉近了基隆與社寮島的距離。到了光復後,國民政府的建設,更讓基隆有著更完善的發展,海港事業有了更上層樓的發達。和平島,經歷了各個政權的交替,是兵家必爭之地,多少爭加了戰亂的發生。但也因為如此,各國的建設與文化才方能在此留下。雖有傷痕,卻是有著族群融合的美麗島噢。

14

楔子

在基隆港東北方有一座稱作社寮的島嶼,如今稱作和平島。它東臨八尺門,往西則掌控桶盤嶼,幾百年的歷史演變,在貿易、海運和軍事上有著重要性。西元1626年西班牙人為取得長期貿易根據地,而佔領了社寮島,並統治了十

1西班牙

西班牙人在1626年登陸和平島,為了取得一個與日本、中國長期貿易的根據地,建堡壘立炮台,以此地為政治中心,建立「聖薩爾瓦多城」,開啟了北台灣的軍防。

2荷蘭

1642年,荷蘭人為了煤炭和硫磺從大員出發,八尺門海岸登陸,取得制高點,迫使西班牙守軍豎旗投降。荷治時期多項不合理的限制和稅收,使和平島上的住民生活非常困苦。

3鄭經

1661年,鄭成功率領了漢人軍隊驅逐荷蘭人,炸毀改名為「北荷蘭城」的聖薩爾瓦多城,也只剩番字洞的痕跡。此後,開始劃分行政區,並且將漢人的農業文化帶進北台灣。

4清朝

1683年臺灣正式納入大清版圖。基隆劃為淡水廳後,和平島的漢人開始增加,除了以捕魚為業,也兼顧農業,自此,和平島從早期以海洋貿易為主,逐漸轉換到以農漁業為主的生產方式。

5日治

1895年,日本佔領基隆,開始了長達五十年之久的殖民台灣,奠定許多港口建設的基礎,將社寮島一步步推向科技與現代化,將初期的傳統小漁村一躍成為臺灣北部漁業大鎮。

6民國

1945年,台灣回到國民政府手中後,和平島的漁業、造船業在日人建立的既有基礎上,不斷的擴大發展,被國民政府接收後,政府積極的展開許多工作、改善問題,使制度越來越完善,產業更發達。

尾聲

歷史好多年的淬鍊形成了今天美麗的和平島,現在戰爭都已經落幕,希望我們能記得這些傷口前進,希望這裡從此只存留美好與和平。

15

位於基隆市中正區的社寮島,古時為基隆港的出入口。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台灣北口的門戶。在通商貿易、海路運輸和軍事防務上,都有著不可被取代的重要性。西元1626年西班牙人為取得長期貿易根據地,而佔領了社寮島,並統治了十六年。興建了堡壘、砲台,並以完整的防禦工事戍守港口與河道,成為北台灣最早的軍事兵防。西元1642年,荷蘭為拓展台灣北部煤炭、硫礦資源,並取得通暢航道,而佔領了和平島。直到西元1661年,荷蘭人兵敗在鄭經的軍閥下,離去前在岩洞內刻字,而成為了現今著名的觀光景點「番字洞」。清朝佔領時,因基隆河流域產出沙金,且有豐富的煤礦, 而使基隆的發展快速增加。此後清廷將「雞籠」改名為「基隆」,希望以取其「基地昌隆」的吉祥意義。

在日人統治時期,興建了和平橋,連接了台灣本島和社寮島。此外,基隆港成為了台灣最主要的商港,並且成為了台灣第四大都市。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接收後,將基隆港重建,也改善了諸多的問題,使得基隆地區變得更完整了。

社寮島從古至今經歷過多國的佔領以及戰爭,至今成為了基隆重要的貨櫃港。這些歷史脈絡和遺跡,都將成為社寮島居民獨特的記憶。即便過去擁有著不甘入目的歷史,但現今的社寮島成為了著名的光觀景點。

16

和平島的東—八尺門,迎接著潮汐的洶湧到來;和平島的西,礁岩們屹立守衛;和平島的北,像個囊袋般張嘴吞了一大口水,港邊,一艘嫂的船停泊,不畏這裡的大風大浪,以及這塊地曾受過的風風雨雨。古時人們稱基隆為雞籠,基隆的美景包山包海,是多麼的獨特。清晨的朝陽,朱紅的晚霞,海鷗點水而起,製造了漣漪,無論陰晴,都有它的美。這塊島嶼紀錄了許多歷史,1626年,台灣為西班牙人佔有,西班牙建了聖薩爾瓦多城作為依據,然而,卻抵不過早在兩年前就入侵台灣的荷蘭人,不僅城堡被佔領,西班牙人甚至被驅逐,正當荷蘭人歡喜者佔據台灣這塊珍土,邊疆逐漸失守,鄭氏突襲,這樣極大的恥辱,原是這塊地的王者馬上敗為逃犯,憤恨的荷蘭人走了,也炸了自己的城堡不留一絲戰敗之意味。戰勝的鄭氏集團在台建立勢力,並努力發展與日本商人之貿易,與日本成為了彼此重要的商業夥伴。1683年,清廷派施琅攻滅鄭氏,後期努力在台建設,然而,台灣再度淪為外族的俘虜,即使被嚴格的統治,但不可否認地日本人為台灣人建立了不少良好的基礎。但在這混亂不清的時期,台灣在二戰後光復,來到了現在的民國時期。歷經了幾百年的興衰轉移,政權交替,這些都成為了這塊土地與人們的記憶,即使和平島,甚至基隆對台灣來說面積不大,但卻是個重要的港口,和平島一名,也是紀念戰爭從社寮島改為的。雖然在幾百年的歷史中留下不少傷口,但,仍遮不住和平島這塊土地的美,這裡的居民以漁為生,就地取材蓋出自己的家,落日的紅不是血紅,晚霞的黑不是絕望,而是這塊土地每天都成功度過、不再有戰爭迫害的證明。

17

基隆東邊有著八尺門水道,西邊有桶盤嶼,而和平橋連接的正是這數百年來悠悠走過基隆風雲變遷的小島「社寮島」。

1626年,西班牙人從社寮島登陸基隆,並在島上建立「聖薩爾瓦多城」。以此為政治中心,統治基隆、淡水、噶瑪蘭等地。在統治時期,社寮島已成為國際貿易的港口,來自各地的商船皆來此進行貨物買賣。

1642年,荷蘭人認為時機成熟,是一舉拿下雞籠的大好機會,便開啟一場血染成河的戰爭,果真不出六天的戰爭,荷軍攻下附近山頭,取得制高點,迫使西班牙守軍豎旗投降。攻佔社寮島後,便積極重建遭砲火摧毀的聖薩爾瓦多城,並重新命名為北荷蘭城。

1669年,鄭經率領軍隊與荷蘭人開戰,荷軍看戰況不利,荷蘭東印度公司召開了會議,認為光復台灣已無希望,最後決議放棄基隆這個據點,便自行炸毀北荷蘭城。荷軍撤走後,隔年,社寮島升起了鄭軍的旗幟。

清領時期,漢人陸續移至和平島定居,這數目甚至遠遠的超過平埔族人,隨後逐漸有廟宇的出現,通婚也變得頻繁,而漢化程度極為徹底。日治時期,日人大量發展對外的貿易,興建了臺灣造船公司,並對當時的造船技術奠定了穩固的基礎與發展,且也建造了當時台灣最大的海港──正濱漁港,

創造出了繁華的社寮町。民國時期,由於228事件的發生,國民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清鄉,其中有許多人因軍隊的武力掃蕩成了槍下冤魂,在這之後為了祈求平安,便將社寮改名為和平島,並沿用至今。走過歷史的風雲,和平島回歸自然與平靜,就算經歷過風風雨雨,仍像這些堆積的岩石屹立在那,禁得起任何的考驗。

18

東邊迎著八尺門,潮汐的浪滾滾馳騁著,西邊嚴峻的礁岩們佇立著,北邊水如囊袋般大口的吞噬著,一艘艘船身都佈滿著風浪與不平靜的痕跡。古人稱之為大雞籠,這險要的地理位置與絕佳的山海,可謂之奇蹟。朱紅色的日光漸升,與這地方上的動物浮現了一幅美景。起初1626年,西班牙為了突破荷蘭人對馬尼拉的貿易封鎖,出兵雞籠,並逐步征服北台灣,建造了聖多明哥城堅強的守衛著,最後仍被荷蘭所掠去,經營了不久時間,卻後鄭氏政權佔領住,趕走荷人後並將其重心移至南部,在基隆並沒有過多作為,而荷蘭人離去前在社寮島的洞穴內留下了番字洞的痕跡。到了清朝時期,礦產的發掘讓雞籠為之興盛,並改其名為基隆,帶有些許吉祥之意。日治時期的基隆港持續提升基隆的地位,晉升成經貿皆為重要,並成為當時胎灣最主要的港口。而太平洋戰爭時,葉由於這極為重要的地位,成了美軍的第一轟炸目標。中華國民政府來台後,致力於將港口重建,使得基隆的地位

再次漸入佳境,也曾為世界第七大貨櫃港。社寮島也曾身經百戰,經歷過許多創傷,印下了許多歷史的里程碑,而如

今,過往成為人們心中的過去,社寮的風景依舊燦爛。

19

楔子

社寮,那座名為和平的島嶼,東臨八尺門,西控桶盤嶼,礁岩屹立,怒濤洶湧,破曉的曙光,照亮歷史足跡,揭露被眾人所遺忘的故事。

1626年,西班牙人登陸基隆,為了與中國、日本進行貿易、傳教等往來,於和平島蓋了「聖薩爾瓦多城」,並建立天主教堂,而這裡便成了重要的貿易站。

1642年,荷蘭人趕走了西班牙人,將聖薩爾瓦多城改名為「北荷蘭」。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擊敗荷蘭人,其中有一小部份的荷蘭人逃至台灣北部,窩居社寮島。

1668年,鄭家軍從金山、野柳附近的國聖埔登陸,討伐流竄在台灣北部殘餘荷蘭人。作為見證人的「蕃字洞」,洞內岩壁上有荷蘭人留下的字跡。

1683年,清廷佔領台灣。1883年清法戰爭,位於海岸的砲台毀於法艦的砲擊,戰後劉銘傳重修砲台,將這兩處砲台陣地從海邊移往山丘,也就是今日的「頂石閣砲台」及「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

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期。1934年,日本興建當時台灣最大的海港──正濱漁港;1935年,完成橫跨八尺門水道的「基隆橋」;1937年,創建船塢,成立「台灣船渠株式會社」,也就是現今中船基隆總廠的前身。

二二八事件期間,國民政府進行大規模清鄉,其中社寮島經軍隊的武力掃蕩,死傷無數。為祈求和平、殺戮不再,社寮島於事件之後更名為「和平島」,並沿用至今。

尾聲

踏上和平橋,這是連接希望的橋樑,通往和平的道路,這個地方,經過戰火的洗禮,有著時間的積累,而我們也依然盼望,無論世間紛擾,和平終會到來。

20

姿

自古以來,群雄爭霸,戰火連天,能夠掌握地勢的人才能掌握天下,社寮於此險要之地,在這來來往往的千百年間,見證歷史。浪濤自八尺門外翻騰入海,桶盤嶼佇西方嚴守防線,向北開啟的渡口形成一幅將海水囊括其中的景象,天然的左右護法讓船隻能夠安穩繫岸,舊名為「大雞籠」的這塊寶地,有著依山傍海的美景之外,其險要程度自然無需多言,

天色剛破曉,海鳥便踏著波浪翱翔,而美景無論晴雨皆有別致風味,這樣的景色卻遭外族佔據,鳩佔鵲巢,赤色的入侵者還未歡欣鼓舞,迅速又遭鄭家軍擊退,將此處的美景棄之如敝屣,逃之夭夭,鄭家軍在此設營,又苦於海峽另一

側的處處防備,於是遠遠向日商招手互利,賴此交易的一來一往,社寮興衰才能如岸邊潮水上岸,生生不息廿餘年。

自人類誕生以來,世上的紛紛擾擾就不曾止息,在社寮可見的歷史同樣也發生在全世界。歷史是一面鏡子,照出文明的瑕疵,也照出我們未來的道路。

21

社寮島,也就是現在的和平島,東邊佇立著八尺門,西邊則簇擁著岩石,北邊有如束口袋的港口,保護著漁船不受風雨的侵害。坐落在北台灣的社寮島,因為獨特的氣候和地形,從古到今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也成為大家爭鋒搶奪之地。西班牙人率先成為第一個外來民族,為了建立一個貿易基地,建堡壘立炮台,開啟了北台灣的軍防,卻擋不住鄰居的掠奪。荷蘭人為了這裡豐富的煤炭和硫磺,不顧同鄉的情面,趕走了西班牙人,而無情掏空社寮的下場,就是漢人民族的反撲。鄭成功率領了漢人軍隊,將荷蘭人驅逐出北台灣,幾年的歷史,如今也只剩一個番字洞的痕跡。而同鄉廝殺的場景,當然不止於西班牙與荷蘭,滿清帝國從鄭氏家族手中奪取了基隆,開始劃分行政區,並且將漢人的農業文化帶進北台灣。後來日本成為了台灣的統治者,五十多年的殖民,除了奠定了許多港口等建設的基礎,也建立了許多量老的生活習慣,將社寮島一步步推向科技與現代化。就在戰爭告一段落,台灣和社寮終於再次回到國民政府的手中,傷痕累累的人民似乎才能專心經營漁業和發展事業。

社寮島從花草叢生的自然聖地,轉變成如今的漁業重點地之一,這之中經過歷史好多年的淬鍊才能完成,我們現在視為理所當然的現代化,都是先人用血和淚所換來的,我想如今和平島的戰爭已經不再,但歷史卻在各處依舊。

22

社寮島的東邊有條狹義的水道,西邊有桶盤嶼,周圍的潮汐洶湧,還有許多高聳的礁巖,水就像束口袋囊括了很多東西,雖然冬天很寒冷,但是個擁有絕奇良景和重要位置的地方。西班牙是第一個登陸和平島的外國人,在島上除了建立聖薩爾瓦多城之外,還替許多建築取了天主教用語的名字,也因為西方的宗教與生活文化,轉變了當地人的觀念。荷蘭人在八尺門的海岸登陸,攻下山頭取得制高點後,就鳩佔鵲巢的趕走了士氣低落又後援不足的西班牙軍隊,但也是因為他們才會有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歷史古蹟「蕃字洞」。鄭經派出60艘戰艦進攻,雖然無功而返,但日後荷蘭人認為光復台灣沒希望了,於是決議放棄台灣這個據點,荷軍撤走後,隔年就升起鄭軍的旗幟。在1683年時期被納入清朝的版圖,清朝中期以後發展變得比較迅速,主要是和蘊藏豐富、優質的煤礦有密切的關係。1895日本雖然是統治者,但也在統治的其間對各方面的建設很積極,像是改良傳統漁場還有興建跨海大橋(今日的和平橋)1945年被國民政府接收後,政府積極的展開許多工作、改善問題,使得許多

設備還有制度都越來越完善,也讓產業更加發達了。社寮島從以前到現在雖然被許多國家統治過,但是不論結果是好是壞,都造就了一個歷史、人文豐富的好地方。

23

坐落於基隆港的東北方,是離臺灣本島最近的一座島嶼。東臨八尺門,西近桶盤嶼,社寮島廣納一切,包括那浪淘不絕的海水,那自西方來的入侵和那自己人相互的殺戮。

西班牙-1626年,西班牙人於此地建聖薩爾瓦多城作為統治中心,可惜好景不常,很快西班牙軍敗給荷蘭軍,退出臺灣。

荷蘭-1642年,荷蘭人為了拓展和取得台灣北部的煤炭硫磺資源,南上進軍社寮島,佔取制高點使得西班牙軍不得不投降。而各種不合理的稅賦及限制,使得當時民不聊生。

鄭式-1664年,鄭成功帶領了漢人奪回荷蘭人手中的臺灣,迫於無奈荷蘭人只好炸毀聖薩爾瓦多城,只留下番字洞和紅髮慾望的遺憾。

清朝-1683年,政權轉交到清廷手中,越來越多的漢人來到台灣開墾,看似變得更繁榮,實際卻是被綁在了清廷的眼皮底下。

日治-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將現代化移入臺灣內並蓬勃發展,其中重要的戰略地位和運輸中心,深得日本與美國等國家的重視。

民國-1945年,國民政府重新掌握臺灣,並以此為據點擴大發展,使得各種設施制度臻至完善,基隆的海港運漁業更加成熟繁榮。

  社寮島經過多個國家種族殖民,名字最後也變為和平島,希望最後能以愛與和平之名,繼續留存在這座小島嶼。

24

和平島,舊稱社寮島,台灣光復後改名為和平島,是為了祈求和平,亦或是希望殺戮不再。位於北部對外的交通要衝,使得它少不了被爭奪、侵略。1626年,西班牙人為了與亞洲國家貿易,舉兵攻台,侵占社寮島,築起聖薩爾瓦多城,做為據點逐步擴張在台勢力。1642年,荷蘭人率艦北進,攻擊在基隆的西班牙人,迫使西班牙人開城投降,荷蘭人一統台灣南北平原。1661年,鄭成功起兵攻台,各地居民因為不滿荷蘭人的統治,反荷之行動層出不窮,幫助鄭氏不到一個月即展領全台灣,隔年荷蘭投降,撤離台灣。社寮島

暫時可以緩口氣。1683年,施琅擊敗鄭氏政權的海軍,台灣納入清朝版圖,但是清朝官員對各地的掠奪與剝削,又使社寮島的住民被壓得喘不過氣。1895年,台灣被割讓,日本接收台灣,在基隆一帶築港,和平島也設置造船廠,逐漸現代化,蓬勃發展。不幸的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在美軍的轟炸下,繁榮化為烏有。1945年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引起反彈,爆發二二八事件,政府的鎮壓部隊從基隆登陸,造成傷亡無數。雖然戰火無情,但是經歷過這些時光和平島的美景依舊,希望將來能持續島如其名,和平永存。

25

和平島,一座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島嶼,位於基隆港的東北方,其以台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和平橋」與本島做連接。島上的原住民巴賽族稱此島為「tuman」,意思是女巫之島。

西元1626年,佔據北台灣的西班牙人為了防範南邊的荷蘭人入侵,在社寮島上建立了聖薩爾瓦多城,不過,不久菲律賓總督下令縮減和平島駐軍,每年都有部分士兵被調回菲律賓。西班牙人裁軍的消息走到了荷蘭人的耳朵裡,荷蘭駐台長官向社寮島發起進攻,在1642年成功將西班牙人趕出台灣。同樣的,荷蘭人並沒有享受統治的快感多久,他們的勢力範圍在1661年鄭成功登台時受到了嚴重的擠壓,部分荷蘭人逃離至社寮島避禍。1668年,鄭家軍將荷人驅逐出台灣島。清朝人趕走了鄭家軍後,並不像之前幾家人一樣重視社寮島,社寮島沉寂了一段時光,一直到一票日本人來到這裡,將社寮島命名為社寮町,但島名仍稱為社寮島。到了民國時期,社寮島發生了恐怖的大屠殺,目的是清洗所有不會說中文的人,史稱社寮島事件。民國時期的社寮島事件造成了猩紅的悲劇,為祈求殺戮不再,社寮島便改名為和平島,希望這個島嶼能和平永存。

26

社寮島,東邊的八尺門伴隨著洶湧的潮汐,西邊桶盤嶼嚴峻的聳立著。這裡位居古稱大雞籠的險要之地,也是個擁有絕奇美景的地方。初期被西班牙帝國所佔據,這16年的期間不只興建了諸多砲台並建設了聖薩爾瓦多城。1642年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社寮島發生雞籠之戰,荷蘭人砲火猛烈攻打聖薩爾瓦多城,最終取得了勝利,並修復原城為北荷蘭城,同時也留下了一處歷史遺跡-藩字洞。不久後,在鄭氏王朝新統治者鄭經的攻打下,荷蘭人炸毀北荷蘭城,並自行退

軍,隔年便看到了在和平島一處升起了鄭軍的旗幟。而在1683年鄭軍遭清軍擊敗時,納入了清朝版圖,受清朝統治之下,接收了許多漢人開墾雞籠。在發展之下,也正式改名為「基隆」。1895年日本接受台灣時,將基隆設為台灣與日本的轉運點,因此在和平島一帶設置了造船廠與漁港區。然而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因為其重要地位,也成為了美軍轟炸的首要目標。二戰結束後,由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在二二八事件中,國軍對各地進行清鄉,社寮島在軍隊武力的掃蕩下遍地死屍,史稱「社寮島事件」。為祈求和平、殺戮不再,社寮島於事件之後更名為「和平島」。從古至今,社寮島經歷了太多冷酷的戰爭殘忍的殺害,這些傷口不會消失,它們存在於歷史之中提醒著我們,至少現在的和平島必須存在著愛與和平。

27

轟轟隆隆,遠方的大船緩緩駛來,人們倉惶逃離。轟轟隆隆,遠方的軍艦緩緩駛來,人們揮舞著旗幟歡喜地迎接。西班牙佔據基隆,在社寮島上蓋了一座聖薩爾瓦多城,打造他們心中的福爾摩沙。而隨後荷蘭人將他們驅趕走他們,熱蘭遮城和聖薩爾瓦多城逐漸擴建,建立他們心中世界的地位。鄭氏圍剿熱蘭遮城,荷蘭人退出台灣。懷著反清復明的心,在東都隔著台灣海峽與清朝遙遙相望。康熙終於把他那日日夜夜,錐刺於心的台灣佔領。還未來得及放下心來,睡個安穩的覺。卻又發生了牡丹社事件,中國對於台灣,似乎是永遠掛念,卻也永遠抓不住。甲午戰爭,日本終於實現東亞霸主的地位,但鮮血與建設從未停止。剪下腦後那一小小條念想,舉起長槍,吶喊著天皇萬歲,鮮血繼續流淌著。曾經,我們對於『祖國』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那一聲聲在海邊的槍響,切斷了我們殘留的一點點念想。我們再也不能說話,不能用我們的語言、畫筆說話,多少渴望和平和自由的淚水,滋潤的著這片大地。幾百年過去了,在這個島上來來去去的人,沒留下任何蹤跡。曾史書裡寫下那浩浩湯湯的戰爭場景,現在只留下一片寧靜的海。曾經那麼多人在這座島上追求著慾望,但到最後什麼東沒有留下。但是那些痛苦的記憶仍一值存在,所以即使歷史不斷著在演變,不變的是我們對和平的渴望。所以曾經血跡斑斑的社寮島,才以我們的希望命名為和平島。

28

曾經和平是一種奢望,在這座島嶼上,有著真實的殺戮,侵占和頑強的抵抗,只有和平存在虛幻之中,存在人們的內心深處.曾經這是一座沒有名子的島,或許這時候都還沒有和平這個詞,島上的人們活在無知的快樂中,直到…….

1626年,一群紅毛人的到來,打破了這份寧靜,他們帶來宏偉的建築和先進的文明,但也同時帶來了侵占和殺戮.1642年,紅毛人的離開,讓人們回憶起自由,可是好景不常,大量的漢人入墾,奪走了他們的資源,讓他們再度陷入苦難1895年,又有新的勢力加入,看著那面畫著太陽的旗幟,心中卻怎麼也然不起希望,或許他們已經習以為常,又或者已經絕望,此時起身反抗,是英雄的工作1947年,鮮血再次染紅了這座島,滿地的屍體,終於讓他們勇於發聲,從此這座島的名子,終日向著上蒼祈求和平至今,或許是祈求靈驗了,最初的和平回歸島嶼,人們再次展開笑容,雖然沒有繁華的街道,卻也不在辜負和平之名.經過許許多多的辛酸血淚,如今和平島上藏著無數歷史的烙印,等著無數人去挖掘。

29

基隆港的東北方有一名為社寮之島,現有人稱他為和平島。東有八尺門與眾多人文古蹟、西則以天然地景為首。位在台灣北部的社寮島是交通要衝,北接日本、西迎中國、南連太平洋諸島。此等優勢也造就了古大雞籠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若能得控制權,就能強化經濟流動、貨物輸送。西方人老早就看出來。西班牙人先是在1626年舉兵入台,然後建造了聖薩爾瓦多城。因為利益衝突1642年和荷蘭人來一場決鬥,荷蘭勝了之後也快速發展了殖民經濟,當地人不能算過得太開心。1661年鄭成功帶著一群和人趕走了荷蘭人,炸了古蹟後只剩辨識不清番字洞可留懷念。不到20年鄭氏政權崩塌,1683年清廷入主。此時有大量漢人渡台經濟活絡程度又更上一層樓。1895年馬關條約割台,日本殖民也將現代化帶入此地。1945年後回歸中華,基隆也成為北部海和運輸發展重點。至今經過多種族殖民融合,和平島也將發展多元民族和平精神。

30

三百多年來,和平島歷經西、荷、明、清、日多國統治至戰後國府接收,猶如一部縮版之基隆發展史,其政經重要性不可小覬。十六世紀東亞進入大航海時代後,西班牙人為取得一個與日本、中國長期貿易的根據地,首先抵達三貂角,翌日進入基隆港,接著在和平島舉行佔領儀式,並在島上西南端建築「聖薩爾瓦多城」。荷蘭人揮軍北上攻佔和平島,同時將聖薩爾瓦多城改名為「北荷蘭城」。鄭成功驅逐盤據台南的荷蘭人,逼迫其退居到北臺灣。但荷蘭人不放棄並與清

廷共謀要剷除鄭氏,最後終告失敗,結束為期二十多年的殖民掠奪,僅在和平島內留下蕃字洞遺址。而和平島在鄭氏軍隊的控制之下,仍因兵防薄弱,政權無力顧及,而後正式納入大清版圖。日本佔領基隆,開始了長達五十年的殖民時期。日治初期的和平島只是個孤立海中的傳統小漁村,然而隨著日人在島上軍事防務的擴充以及建設現代化漁港的工程,使得和平島一躍成為臺灣北部漁業大鎮一社寮盯。國民政府領台後,和平島的漁業、造船業在日本人建立的既有基礎上,不斷的擴大發展。和平島為基隆市有文獻記載以來最古老的聚落,本是一封閉的部落,歷經許多軍隊開拔來此,開啟島上多元異國文化與本土融合之濫觴。

31

和平島舊稱社寮島,原本有雞籠社的原住民聚落,從17世紀以來,就是北台灣軍事要塞,西班牙人,荷蘭人,清朝水師...均在島上設立軍事據點,防守基隆港灣。西元1626年,西班牙人入侵菲律賓群島後,以保護中國與呂宋間貿易為由,企圖佔領北台灣,派遣遠征隊從呂宋島出發,向台灣東海岸航行,經過東北角海岸,以其首都命名為San Diago,即三貂角地名之由來,經過此再往前抵達雞籠灣, 並在社寮島登陸。西元1642年八月十九日,荷蘭人船艦開赴雞籠,進攻西班牙人,西班牙人於26日退出,佔據北台灣共17年。西元1668年九月,荷蘭人自雞籠撤離。1680有一說是鄭氏毀了當時的雞籠城。西元1682年八月, 雞籠山原住民叛亂,鄭氏令通事招撫,西元1683年八月十八日鄭克塽降清,西元1684年清延頒布渡台禁令,但仍無法阻止閩,粵移民冒險渡過黑水溝來台。西元1841年中英鴉片戰爭波及台灣,停泊雞籠的英籍船艦納闊不達號被姚瑩,達洪阿等部隊擊沈,此後又陸續有煤炭勘查船來訪,如西元1874年英船探查,西元1849年四月二十一日美國

東印度艦隊司令派遣船隻駛台,五月五日抵達雞籠港,取得優質煤炭樣品,乃建議美國與中國交涉建置儲煤站於雞籠。西元1850年三月二十六日英國船艦駛入雞籠港要求購煤被拒,三十日離去。清延遂於西元1851年元月, 重申台灣禁採煤礦, 硫磺的命令,但西元1854年美 船馬其頓號仍以調查遭船難之美國人為由駛入雞籠,並勘查雞籠煤礦。西元1858年六月八日英人郇和也乘英艦抵台勘查煤礦西元1858年六月, 中國分別與美國,英國,法國簽訂【天津條約】,台灣正式開埠。西元1863年雞籠開設海關,成為淡水子口(副港)。西元1884年清延命准車名將劉銘傳督辦台灣防務,於閏五月二十四日抵台。六月中法戰爭波及台灣。法國軍艦炮擊基隆,毀了社寮島砲台八月四日,法艦四艘在李士卑斯指揮下直抵基隆港門,下最後通牒給總兵蘇得勝,提出翌日晚上開戟,限令清軍立刻撤出基隆,蘇得勝自然不從。

32

和平的島上住著無邪的人 他們帶著微笑迎接每日早晨

僅僅如此 但渡海來台的那份貪婪將單純燃燒帶盡

漢人仗勢自以為是的智慧將tuman夷為平地再多也填不滿

異人又將歷史重現蓋上城把和平的心給封閉住

此後戰事不斷 異人殺異人 人早已不是人

野望 殘暴 仇恨 惡魔的混和體

眼簾戰火紛飛 肉體殘缺不堪 是誰將無盡思鄉刻在牆上

為祖國而死 為弟兄而死 無知的你是誰野心太大

還不夠 還不夠 不管是非對錯將他一一槍斃

毀滅吧 毀滅吧 補館跪地求饒將它燒成灰燼

莎士比亞的落幕 總是悲劇收場

戰爭所帶來的碑墓 要由誰收場

花了多少生命 花了多少時間 才換來和平這兩字美名

我問島 它說它大可不要

33

和平島突然有東西從東面的海域來,看清楚的時候,西班牙人己經佔領海域附近的島嶼,之後他們管理我們16年。紅色頭髮的荷蘭人從北面來,他幫我們打退了西班牙人,當西班牙人離開的時候還以為可以結束噩夢,但他代替之前的統治者來管理我們38年。鄭成功攻打台灣,將台灣從荷蘭人統治手中轉變成鄭成功手中, 荷蘭人為鄭成功所擊敗後,遂打算和清朝合作對付鄭氏王朝,但鄭經時期還是有21年。鄭克塽投降後,臺灣正式進入長達212年清治時期,但清朝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最後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台灣經過5次被殖民才可以到現在的民國時期,想必很不容易,基隆的原住民大多數都在和平島上,在這狹小又美麗的地方裹生活,感覺這好像他們的桃花園一樣。